首页 媒体中心 媒体报道 外企守“沪”|地区总部在上海的这些跨国公司:投资计划不变

外企守“沪”|地区总部在上海的这些跨国公司:投资计划不变

2022.5.8

近期上海的突发疫情,让大量企业和个人受到了较大影响,其中也包括外企。

自2002年在全国率先出台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以来,上海始终保持内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集中城市的地位。上海统计局显示,今年一季度,上海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7.8%。其中,第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占比为97.0%。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5家,外资研发中心6家。这意味着,截至今年3月末,上海市累计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46家、外资研发中心512家。

那么,那些把地区总部或研发中心设在上海的外资企业当下是怎么考虑的?

投资计划不变

“我们在中国投资的计划不会改变。”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持续对中国项目进行投资,以及下一步继续推进国产化进程,这些都不会改变。

作为法国最大的体外诊断公司,梅里埃近年来陆续把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设在了上海,并在长三角布局了生产基地。把中国视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的梅里埃,这些年在中国的投资不断加码,上海的疫情也更多被视为短暂的影响。

作为扎根中国的外资企业,亨斯迈是化工行业的上游企业,旗下两家生产企业都在上海首批复工复产的“白名单”上。亨斯迈亚太区地区总部与亚太区研发中心均设在上海。

“疫情带来的挑战都是暂时的,我们已经积极投入复工复产并为全面提升产能恢复正常运营做好了准备。”亨斯迈集团聚氨酯事业部亚太区总裁潘律民告诉第一财经,2021年位于上海的亨斯迈集团亚太区地区总部正式升级为“投资型地区总部”。经过25年的发展,集团在华累计投资达150亿元人民币,中国不仅是亨斯迈集团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而且也是亨斯迈最重要的增长引擎之一。因此,扎根中国、持续与伙伴推动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计划不会改变。

潘律民提出,亨斯迈亚太区地区总部与亚太区研发中心所在的园区从3月上旬起启动了员工居家办公的工作模式,而园区目前已入驻了首批复工员工,以研发中心工作人员为主,“研发人员需要实验室的环境”。接下来,亨斯迈将在中国推出更多基于循环经济的聚氨酯创新解决方案,以赋能中国汽车、保温建材等下游行业的产业升级。

德国深度清洁专家卡赫,近年来把更多资源向中国倾斜,不仅在中国设立了销售和制造“双总部”,还决定在今年投资1亿元打造全球首个高科技研发中心,进一步扎根中国。

卡赫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唐晓东也对第一财经表示,卡赫在中国的投资计划不会改变,长期的规划不会因为短期的疫情而改变。

挑战亟待解决

虽然长远来看影响是短暂的,但眼前的挑战也不小。

尤其在4月份,大量企业受困于物流和现金流,业务几近停滞。其中,梅里埃对部分地区的医院曾出现了断供。还好,全国物流以及供应链都在尽快恢复中。而梅里埃也在和上下游合作积极申请通行证,打通物流。眼下,他们还面临仓库缺人手的挑战。

卡赫在全球有近20家工厂,中国工厂的本土化程度最高,设在江苏常熟的工厂目前处于封闭式运转中。唐晓东表示,疫情对消费者市场的信心带来较大影响,另外由于卡赫有不少产品从海外进口,中国工厂的货物以出口为主,仓库和销售团队都在上海,因此在销售与货物流通上均受一定影响。接下来加快推进供应链的复工复产,恢复国内外物流通畅,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

潘律民表示,闵行工厂已于近日复产,产能正在逐步恢复中,同时,由于闵行工厂是汽车行业供应链的重要节点之原材料供应商,他们也在加急处理汽车行业客户的紧急订单,整体复工复产形势向好。

总体向好之外,亨斯迈也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难题。以亨斯迈闵行工厂为例,目前工厂有十多名员工,而复工复产通行证额度已近耗尽,包括人员离开小区返岗通行证与物流卡车通行证,维持较低产能状态的工厂只能逐渐爬坡恢复。

“随着更多企业复产,目前闵行工厂产能将不足以应对增加的产品需求,人员返岗与提升产能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潘律民说,生产所需的库存原料也逐渐耗尽,是否有足够的物流运力加以补充,同样亟待解决。

总体来说,在复工复产的过程中,他们还面临产业链上下游都亟待打通、物流限制逐步放开,员工换岗轮班问题等方面的挑战。

根据亨斯迈的一季度财报,虽然面临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巨大压力,但通过调整定价仍然实现了利润增长,整体业绩在2022年开局表现良好。一季度,董事会将分红提高了13%,较2018年同期增长了70%。2022年,集团计划回购约10亿美元股份。

其财报还提出,集团密切关注着全球经济运行中的不利因素,但就目前的经营情况而言,预计二季度集团整体经营业绩仍将保持强劲。

原稿及图片来源:[第一财经]